牌号 |
热加工 |
冷加工 |
热成型 |
热冲压 |
热处理 |
焊接 |
冶炼 |
锻轧 |
冷热弯曲加工 |
穿孔 |
冷拔 |
冷剪 |
退火 |
成型工艺 |
埋弧焊 |
备注 |
12Cr2MoG |
热加工温度范围为1100-850℃,锻造和镦粗最好在上限温度1100-950℃之间,钢管热弯及类似加工最好在下限温度1000-850℃进行。最终变形温度为下限温度时,必须加以回火处理,为上限温度时,必须重新进行正火和回火处理。如果最后一道热加工工序之前,加热温度在900-1000℃,且变形程度不超过5%且在700℃以上结束时,只需要进行回火。 |
|
|
|
GB5310-95 标准规定,12CrMoG钢交货状态的热处理制度为900-960℃正火,700-750℃回火,或加热至900-960℃,炉冷至700℃,保温1h以上,然后空冷。当热轧钢管的终轧温度符合规定的正火温度时,可用热轧代替正火,DIN17175-79标准规定的制度与GB 5310标准相同,此外还规定,在900-960℃正火时,如果管壁较厚时,可进行加速冷却,如油冷。联邦德国供货的10CrMo910钢管,由于不同钢厂的冶炼方法和热处理制度不同,因而其组织和性能有一定的差异。 |
12CrMoG钢的淬透性和淬硬性都很大,在焊接过程中,在焊缝和热影响区很容易产生硬而脆的马氏体组织,这不仅影响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,而且产生很大的焊接内应力,常常导致热影响区发生裂纹。为此,焊前要预热,预热温度为200-300℃。手工焊时采用407焊条,自动焊采用H08CrMoV焊丝和350焊剂。焊后要进行700-775℃回火处理,回火保温时间视工件厚度而定,当工件厚度大于30mm时,保温时间至少为1.5h。对于外径不大于51mm厚度不大于8mm的管子,焊后也可不进行热处理。 |
平炉、纯氧顶吹转炉或电炉冶炼。 |
|
小口径钢管一般可进行冷弯,弯后不需要进行热处理。对大口径管壁较薄的钢管也可以进行冷弯,但弯后需进行回火处理。对大口径管壁较厚的蒸汽导管,则需进行热弯,热弯时加热温度约为960℃,终弯温度大于800℃,弯后还需进行正火处理。 |
|
|
|
|
|
|
|
12CrMoV |
始锻温度1100℃,终煅温度850℃,堆冷。 |
|
|
|
在正火加回火状态下使用,正火温度960-980℃,回火温度740-760℃。进行退火处理时,加热温度为960-980℃,以每小时100-150℃的速度冷却到720℃,然后再在空气中冷却。该钢的过热敏感性低,无回火脆性倾向。 |
焊接性能良好,焊接工艺同12Cr1MoV钢。 |
|
|
|
|
|
|
|
|
|
|
12Cr1MoVG |
|
|
|
|
对热处理比较敏感,正火温度、保温时间、冷却速度和回火温度,对钢的组织和持久强度都有一定的影响。GB5310-95标准规定12Cr1MoVG钢的热处理制度为:980-120℃正火,保温时间按壁厚每毫米1min计,但不少于20min;720-760℃回火,保温时间:周期式炉多于2h。当热轧的终轧温度为980-1020℃,时可以用热轧代替正火。 |
焊接性能良好。手工焊采用E5515-B2-V(热317)焊条,焊前预热温度为200-250℃(对于小口径薄壁钢管,一般焊前可不预热),焊后经710-750℃回火气焊采用H08CrMoV焊丝。自动焊采用H08CrMoV焊丝和焊剂350,焊后经980-1020℃正火加710-750℃回火处理。 |
可用平炉或碱性电弧炉冶炼 |
始煅温度1180-1145℃,终煅温度大于850℃,锻后堆冷。 |
冷弯后的退火温度为600-650℃,热弯温度为850-1150℃。 |
加热温度1180-1220℃,保温10min后出炉穿孔,穿孔温度1180-1165℃,堆冷。 |
软化处理:770-780℃保温1h,空冷。 |
|
|
|
|
|
15Cr1Mo1V |
热变形温度范围1180-800℃,空冷 |
|
|
|
推荐的热处理制度为1020-1050℃正火,空冷;730-760℃回火10h,空冷。壁厚>150mm的管材,正火时要求每根管材分开冷却。热处理后的金属组织中,应该有20%-100℃的回火贝氏体。 |
|
常压电炉 |
|
|
|
|
|
|
|
|
|
12Cr2MoWVTiB |
|
|
|
|
按GB5310-95标准规定,成品钢管应进行正火加高温回火处理:正火温度为1000-1035℃,保温时间按壁厚1.5min/mm计算,但一共不少于20min;回火温度为760-790℃。保温时间:周期式炉大于2h,连续炉大于1h。 |
焊接性能较好,但有淬硬倾向和冷裂倾向。手工焊采用低氢含硼碱性焊条热347,焊前,母材应预热至250-300℃(小口径焊前课不预热),焊后要进行760-780℃(按壁厚没毫米保温时间为40min)回火处理,在石棉灰中缓冷。也可以进行碰焊,碰焊后在780℃保温40min,炉冷至400-300℃以下出炉。气焊用H08CrMoVNb焊丝,用中性偏氧化焰,焊后经1000℃正火及760℃回火处理,若与12Cr1MoV钢对接,推荐使用H08CrMoVNb焊丝焊接。 |
碱性电弧炉全氧化法冶炼及平炉冶炼。 |
|
主要用于小口径钢管,可冷弯,冷弯后不需要热处理。 |
|
|
|
1000℃保温3-5h,炉冷至650℃,保温2h,再炉冷至低于500℃出炉空冷。 |
|
|
|
20G |
20钢热加工性能良好。始煅温度1200-1280℃终煅温度800-850℃,锻压后空冷。 |
|
大口径蒸汽导管,当管壁较厚及弯曲的曲率半径较大时,往往需要加热后进行弯曲。20G钢管弯管的加热温度为900℃左右,终弯温度应大于700℃。 |
|
一般在热轧状态下使用。按GB5310标准要求20G钢管应进行900-930℃正火处理,当热轧管的终轧温度≥900℃时,可以代替正火。为消除冷变形的影响,可进行600-650℃回火处理。钢板以热轧状态供货,必要时可进行800-920℃正火。20钢也可以进行渗碳或氰化。渗碳工艺为:900-920℃渗碳,780-800℃水淬或油淬,140-180℃回火。 |
20钢焊接性能良好,但当钢中含碳量为上限时,有一定的淬硬倾向。制造锅炉受热面、集箱等部件时,国内常采用手工焊、气体保护焊、闪光对焊、摩擦焊和埋弧自动焊。手工焊采用结422、结427焊条,对于强度等级较高的22g采用结506,结507焊条。焊前不可预热,但当焊接环境温度较低或焊件厚度较大时,需预热至100-150℃。焊后可不进行热处理,对于重要部件可进行600-650℃回火处理。埋弧自动焊常选用H08A、H08Mn2焊丝和焊剂431。对于大厚度工件如锅炉汽包,广泛采用电渣焊。20g采用焊丝H10Mn2,焊剂431.22g采用焊丝H08Mn2Si,焊剂431。电渣焊后需进行600-650℃回火处理。 |
|
|
|
|
|
|
|
|
|
|
15MoG |
始煅温度1260℃,终煅温度≥850℃,堆冷。 |
|
|
|
910-940℃正火。当钢管终轧温度符合规定的正火温度时,可用热轧代替正火。 |
|
可用平炉和电弧炉冶炼。为防止石墨化倾向,应限制脱氧加铝量。 |
|
|
|
|
|
|
|
|
|
12CrMoG |
始锻温度为1200℃,终煅温度≥800℃,锻后堆冷。 |
|
|
|
钢管在正火加回火状态使用。GB5310-95标准规定12CrMo钢的热处理制度为:正火温度900-930℃,回火温度670-720℃,保温时间:周期式炉大于2h,连续式炉大于1h。缓冷至300℃,然后空冷高当钢管的终轧温度符合规定的正火温度时,可用热轧代替正火。热处理后的金属组织为珠光体加块状铁素体。回火时应注意不要使用回火温度接近或超过Ac1(约720℃),否则在回火加热时会发生部分奥氏体转变,产生少量马氏体或高探针状贝氏体,导致钢的持久强度降低。 |
。 |
可用平炉和电炉冶炼 |
|
对12CrMo钢的小口径钢管,可进行冷弯,弯后不需要进行热处理。对大口径的蒸汽导管、冷弯后要进行高温回火处理。对于壁厚大于20mm的大口径蒸汽导管,则需热弯,热弯时加热温度约为960℃,终弯温度应>800℃,热弯后,还要进行正火加高温回火处理。 |
|
|
|
|
|
|
|
15CrMoG |
|
|
|
|
按GB5310标准要求,成品钢的供货状态应为正火加回火。正火温度为930-960℃,回火温度为680-720℃,保温时间:周期式炉大于2h;连续炉温不要接近或超过Ac1温度,否则在回火加热时会发生部分奥氏体转变,产生少量马氏体或针状贝氏体,从而降低钢的热强性能。常温下工作的重要零件可以进行调质处理,淬火温度为900℃±20℃,空冷,并在650℃左右进行高温回火。 |
。 |
采用电炉、平炉或纯氧顶吹加炉外精炼工艺。 |
始锻温度为1200℃,终煅温度为850℃,堆冷。 |
小口径钢管可进行冷弯,弯后不需要热处理。对大口径钢管,当壁厚为10-20mm时,弯曲半径小于等于3倍钢管外径时,可进行冷弯,但弯曲后要进行高温回火处理,当进行热弯时,加热温度约为960℃,终弯温度因>800℃,弯后应进行正火加回火处理。 |
|
|
|
|
|
|
|
12Cr3MoVSiTiB |
|
|
|
|
按GB5310-95标准规定,该钢的热处理制度为:1040-1090℃正火,保温时间按壁厚1.5min/mm计算,但不少于20min,720-770℃回火,保温时间;周期式炉多于2h,连续炉少于1h。 |
焊接性能良好,热脆倾向小。由于钢中含碳量较低,且存在强烈碳化物形成元素钛,钢的淬透性较低,不容易出现脆性组织。可采用手工电弧焊,氩弧焊,闪光对焊等方法焊接。 |
碱性电弧炉氧化法冶炼。 |
始锻温度1150-1180℃,终煅温度大于等于850℃。 |
|
温度1150-1180℃,堆冷。 |
荒管软化温度为800±15℃,保温30-60min,空冷。 |
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