牌号 |
热加工 |
冷加工 |
热成型 |
热冲压 |
热处理 |
焊接 |
冶炼 |
锻轧 |
冷热弯曲加工 |
穿孔 |
冷拔 |
冷剪 |
退火 |
成型工艺 |
埋弧焊 |
备注 |
25Cr2NiMoV |
加热温度1220℃,终止温度850℃。 |
|
|
|
锻后热处理:锻件在锻后经两次正火加700℃等温退火,为随后的粗加工超声波探伤和最终热处理准备条件。最终热处理:锻件经粗加工探伤合格后进行最终热处理,最终热处理在台车炉上进行,天然加热,冷却采用空-水间歇水淬。淬火温度为900±10℃,回火温度630±10℃。 |
|
碱性电炉冶炼或碱性平炉-酸性平炉双联的限制硅还原法冶炼,采用真空浇注或大气浇注,粉渣保护。 |
|
|
|
|
|
|
|
选用08CrMoA焊丝、焊剂251。焊前预热温度150-300℃,焊后回火温度600±10℃。氩弧焊封底预热温度200-150℃。 |
|
30Cr2Ni4MoV |
铸造基本要求与高中压转子相同。镦锻时,镦锻前后钢锭横截面的压缩比至少为1.8。镦锻过程中长度方向的压下量最少为30%。直接锻造时,钢锭横截面积和锻件最大直径处横截面积之比最少为3.5。 |
|
|
|
尽可能取得均匀细化组织,从而使整个锻件内获得均匀一致的力学性能,同时把内应力降至最低。预备热处理:加热843-1010℃,进行两次正火。保温足够长时间以细化晶粒和得到均匀的组织,然后空冷。回火采用炉冷或空冷。调质热处理:转子在垂直位置进行热处理。将转子均匀加热至829-857℃,使之完全奥实体化,然后喷水或浸水冷却。最后一次回火温度不低于565℃,在保证力学性能条件下,尽量提高回火温度,但不能超过钢的下临界温度。保温时间要足,以使整个锻件均匀回火。回火冷却时应炉冷至316℃一下才能出炉空冷。去应力回火时,锻件应放于垂直位置,温度不能低于538℃,但至少比最后一次回火温度低30℃。保温时间要足以保证均热,然后以小于15℃/h的冷却温度冷至370℃,闭炉冷到170-230℃,才能出炉空冷。 |
焊接性能差,不允许焊接。 |
碱性电炉冶炼,冶炼时要吧钢液中的气体降到最低限度。铸锭时应真空除气,特别是除掉氢。熔化钢水时应采用真空碳脱氧,未经同意,不得用其他方法脱氧。 |
|
|
|
|
|
|
|
|
|
20Cr3MoWV |
|
|
|
|
退火:940-970℃炉冷;调制工艺一般为:1040-1060℃淬火,油冷或空冷,650-720℃回火。为了使碳化钒充分溶解以提高塑性和韧性,建议锻件在淬火前先在1050-1100℃正火。 |
焊接性能受限制,手工焊前预热温度不低于350℃,自动焊时不低于380℃。焊后建议不经中间冷却而直接高温回火,回火温度不低于640-660℃,保保温时间不少于8h,炉冷。手工焊焊条用ST-2(工厂牌号),焊缝金属化学成分见表6.4.162。 |
电炉冶炼 |
始锻温度1180℃,终煅温度850℃,锻后缓冷或防白点退火。钢的变形抗力较大,故变形量大时温度不能太低,须在1000-1050℃以上进行。 |
|
|
|
|
|
|
|
|
30Mn2MoB |
加热温度1200-1220℃,终止温度800℃,锻后缓冷或防白点退火。 |
|
|
|
淬火830-850℃,油冷,回火560-600℃,也可进行正火+回火处理。 |
|
电炉或平炉冶炼。为保证良好的综合性能,碳、锰宜控制在中限。加硼前应很好的脱氧定氮,加入0.05%的钒,以保证硼的有效作用。 |
|
|
|
|
|
|
|
|
|
33Cr3MoWV |
开始温度1200℃,终止温度800-850℃。厚度小于100mm的锻件砂冷,大于100mm的锻件进行防白点退火。 |
|
|
|
叶轮和轴类零件在调制状态下使用。调质工艺为950℃油冷,580-660℃空冷或炉冷。淬火冷却时应有足够的深冷度,以获得较好的心部性能。退火860℃炉冷,正火900℃空冷,回火650℃空冷。增加调质时淬火冷却速度,可以进一步提高钢的综合性能。 |
|
碱性电炉或酸性平炉冶炼 |
|
|
|
|
|
|
|
|
|
18CrMnMoB |
加热温度为1200-1220℃,回火温度视不同零件的具体要求。对要求σs≥800MPa并有一定韧性(aK≥50J/cm2)的零件,采用540-560℃较低回火温度;对要求保证高韧性(aK=60-80J/cm2)并具有足够强度(σs≥200MPa)的零件,则应采取570-580℃的较高回火温度。回火后缓冷,钢对回火温度很敏感,回火时温度波动尽可能小。 |
|
|
|
|
可进行手工焊、自动焊及电渣焊等。 |
平炉或电炉冶炼,当对大截面(Ф500以上)要求有高的强度(σs≥800MPa)时,含碳量需控制在中上限;对要求有高的韧性(aK=60-80J/cm2)的零件,含碳量应控制在中下限。为了保障硼的有效作用,加硼钱应很好的脱氧定氮。 |
|
|
|
|
|
|
|
|
|
40Cr(40CrA) |
|
|
|
|
退火:825-845℃炉冷;正火:850-870℃,必要时经300-700℃高温回火;调质:830-870℃油淬,回火:520-620℃油冷。金相组织;回火索氏体+少量点粒状碳化物。 |
焊接性能受到限制。 |
采用电炉冶炼。 |
加热温度1220℃,始锻温度1220℃,终煅温度780℃,冷却;砂冷。钢锭毛坯应注意白点倾向。 |
|
|
|
|
|
|
|
|
35CrMoV(35CrMoVA) |
|
|
|
|
淬火880-920℃,油冷或水-油冷,回火600-650℃。回火温度的波动对力学性能影响较敏感,有轻度回火脆性倾向。为改善锻件性能,淬火前可先经910-920℃正火处理。 |
焊接性能受限制,不推荐作焊接结构。 |
电炉冶炼,钼含量应限制在上限 |
加热温度1200℃,始锻温度1180℃,终煅温度850℃。有白点倾向,锻后缓冷或防白点退火。 |
|
|
|
|
|
|
|
|
17CrMo1V |
|
|
|
|
开始温度1200℃,终止温度800℃,最后一次加热温度以1050℃为宜。对于焊接转子两端轴头,由于形状特殊,锻造时必须保证圆盘部分有足够的拔长比。 |
|
碱性电弧炉氧化法冶炼。 |
|
|
|
|
|
|
|
|
|
30Cr1Mo1V |
|
|
|
|
|
焊接性能差,不允许焊接。 |
碱性电炉、硅脱氧,真空浇注。 |
|
|
|
|
|
|
|
|
|